二手房过户税费新规2024年_二手房过户税费新规2024年9月1

房价涨跌需要综合考虑,不能确定2024年是否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房价涨跌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政策调控、土地供应、人口流动等等。预测房价的涨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简单地断言房价一定会降低。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房价的变化,包括2024年。因此,不能确定2024年是否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有一些人认为,2024年房价可能会下降,是因为预计到那时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政策调控可能会更加严格,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都只是预测,真正的房价走势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预计明年房地产救市政策会越来越多,而房价总体上会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不过,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的进程会加快,而一线城市也会加入到下跌的队伍中来,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将破灭。2023年房价的走势会超出多数人的想象。所以,对于投资和改善型购房者来说,明年最好还是多看少动,如果轻易入市购房,很可能会成为这一轮房价下跌的接盘侠。

买房注意事项

1、尽量回避问题开发商的期房。目前大部分开发商资金链状况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近段时间以来,关于各个楼盘或者交房质量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于某些盲目扩张以及实力弱小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在加大,楼盘烂尾的危险也在加大。所以买期房的时候一定要选品牌开发商,这样安全性要高一些。

2、继续观望。降了息,也免了税,房价也合理很多,现在买房确实是成本低了不少。但在宏观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这些政策还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应该说利率还有一定的下浮空间,而税费的减免甚至补贴还有巨大的空间。最关键的房价估计还有5%-10%的下降空间。

3、尽量考虑二手次新房。相比期房来要安全许多。在国家将二手房营业税征收从5年降至2年以后,这些次新房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最近和裕兴等大的二手房中介公司老总聊过,他们透露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对市场的影响相当明显。这样的次新房既可以避免期房烂尾的危险,又有新房的品质,受捧是自然的。

在深圳率先放开普通住宅认定标准之后,上海宣布仍然延续2014年的认定标准至2024年,这也使得部分希望放开普宅标准认定的购房者心存疑虑,毕竟“上海房价这五年来上涨了许多”。

对于上海延续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到2024年的做法,上海中原资深分析师卢文曦分析称:“上海选择沿用普宅认定标准,是基于目前市场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将房价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目前调整的方向。”

截图来源: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普宅标准沿用5年

11月14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发布《关于延长部分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通知》,其中注明,《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管理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沪房管规范市〔2014〕6号),有效期延长至2024年11月18日。

目前,上海的普宅认定标准是2014年11月20日开始施行的《关于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就实际成交价格而言,上海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为,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坐落于内环线以内的低于450万元/套,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低于310万元/套,外环线以外的低于230万元/套。该执行标准实施至今已经五年。

五年过去了,上海新房和二手房房价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为何上海仍然选择沿用上述认定标准?对此,卢文曦分析称:“普宅标准对于二手房市场影响较大,比如,在上海购买二套住宅首付比例需要七成以上,如果是普通住宅的话,最少只需要五成,这中间至少有两成的杠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由于担心放开认定标准会带来二手房市场的波动,目前,上海还是追求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房价的涨幅需要在控制范围内。”

目前,上海楼市趋于平稳。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同时,上海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

普通住宅成交占比仅10%

五年过去了,上海新房和二手房房价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也客观上形成了满足普通住宅要求的房源越来越少。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今,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共计成交105135套,其中普通住宅10951套,占比仅10.41%。

事实上,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区别,对于购房者来说意义重大。卢文曦表示:“两者在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等各项税费上都有显著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购买阶段成数上会高出不少。比如,在上海购买二套住宅首付比例需要七成以上,如果是普通住宅的话,最少只需要五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在上海买二手房,不满两年的需全额缴纳5%的增值税,满两年的非普通住房需差额缴纳5%的增值税,只有满两年以上的普通住房才免缴增值税。按照上述纳税标准,目前,交易上海内环里、两年内、总价450万元的房子,纳税额需要22.5万元,这对于购房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随着上海房价的上涨,“普宅豪宅化“误伤了刚需和改善型的购房者。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作为刚需购房者,她在张江高科上班,想在附近的益丰新村买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是1995年开发的,单价如今已经达到每平方米4.7万元,总价338万元。由于处于内外环间,这套房子已经超出了普通住宅的标准。

张女士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同策研究院认为:“伴随房价的平稳上涨,越来越多的房子将会成为非普通商品住宅。未来,上海市符合普通商品住宅条件的新建及二手普通商品住宅都会越来越少。”

业内建议:针对刚需,普宅标准可定向、适度放松

不仅仅是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11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率先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均为“普通住房”,满两年可免征增值税。随着深圳放开普宅标准,京沪放开普宅标准的呼吁也越来越强烈。

目前,上海楼市趋于稳定,业内人士建议,未来,针对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可尝试实施定向宽松的政策。

“由于普通商品住宅标准并未扩大,这意味着商品住宅的置换,需要付出更多的交易成本和缴税成本。在交易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置换需求将会阶段性地受到影响,并且此影响会一直持续到2024年。“同策研究院认为。

同策研究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由于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已处于阶段性的调整中,普通住宅标准可定向宽松,比如不是完全放开,而是适度调整认定标准和范围,从而降低刚需和改善型客户的购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