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地人补缴社保即可买房,南京为了楼市有多拼

2.多地松绑调控背后:楼市双向调节,你看懂了吗?

3.取消限购令意味着什么?

4.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呼吁院抓紧给出明确方案

5.最新70城房价公布释放什么信息?

6.诸多城市调整楼市政策,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看?

扬州二手房成交量_扬州二手房成交记录

国家放开了除直辖市外的落户政策,所以天津的房子会降,但比其它城市要降的少,至于其它的城市,看下在这篇文章:

真正把房屋抬高的是房屋中介。他们先用银行的资金套去了北京大部分的二手房和准新房。他们怎么套房的呢?花钱找人背房。所谓的背房就是找一些能从银行的人来买房。背房人只要提供和单位出的收入证明后。背房人就能拿到2到5万元的佣金。余下的事有房屋中介来处理了。中介套到房屋后达到他们预期的价值后再出售。现在你们要问?如果房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价值。他们怎么办呢?他们会等。因为在他们的自编自演下房屋只谓的升值。1到2年后他们把背房人甲登记下的房产过户到背房人乙的登记下。也就是二年前用40万叫背房人甲背了一套房。二年后的今天叫背房人乙用70万背了甲的那套房。去掉背房人的佣金。和向国家交的房屋差价的个税后及各种税款后。他们直接从银行骗出的纯收入不会底于16万每套房屋。当然背房人甲把房屋出让后还可以再背、再拿佣金。依次乙背甲、丙背乙、丙背N的方法。(中介花钱雇人从银行买房,然后高价卖。你不买没事,中介再雇别人用银行把前一套房高价买下。反正是银行。每买卖一次就能套骗银行一回资金。碰到真正买房人时,中介就高价卖掉。如此反复。)在所谓的房屋价值于供求关系来衡量市场价值。就是人为的操控价值。而现在北京所推出的限价房只是一相情愿的力挺房价不跌。因为毛坯房的本身造价才1000元左右。而现在即越是调控房地产开发总量增长速度越快,银行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越来越多,而房价的增长幅度也越来越快。这些都是人为的操控的结果。而现在又多了开发商把开发的商品房直接就变成了二手房。和房屋中介共同来套去银行的。用背房的方法来促进目前的所谓楼市繁荣。最后把所有的风险全推给银行。现在想房地产软着落。也只有最后力挺现有的房价基础上,对用银行购房的人。规定人还款时间20年或30年就两种时间,中间不让提前还贷,银行利息应该固定,所属房屋在还贷时间内不得买卖。只样才能反映出买房为自住而用。反之那个房贷的黑洞会越来越大。如果房屋一天下跌一半。真正买房的人他们用银行20%首付的人。在还款才不到7年的买房人将不会向银行还款。国家金融将会怎样。是可想而知的。其次还有中介收取中介费是按房屋总价值的比例来收取的。那么这些为中介服务的房屋评估师只会把房屋高估的。这些中介欺骗的和开发商的高涨伦、的力挺伦。也成就了今天畸形的房地产。最后希望有网友将我的这个帖子广为传播。希望跟进载发。一起来揭露那些的强盗行径!

炒家去年购一处100平米的商品房,开盘价5000元/平米,房屋总价50万元。8成,首付10万。几个月后,他们将房价炒到了8000元/平米。担心没人买吗?他们根本没打算卖!——他们将房子卖给自己!(当然是以另一个人的名义)。这时房子总价是80万,8成(64万),首付16万,通过转按揭(或提前还贷方式),他将房子卖给了自己,并缴纳差价的所得税。

这时侯,让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结果:这个人赚得房屋差价30万(因为是用银行的钱还银行的钱嘛),减去第二次的首付16万和一点点所得税,它已经干拿了14万。而这时候房子还在它名下!它现在唯一的负担是要还64万的,加上利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这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还不起,银行把房子收回去呗?!它还是干赚14万啊。如果它还能找到买主,即使以第二次的成交价卖(通常还会高,它会给你看购房合同上的买入价),那它至少又拿回了第二次的首付16万。那么这一轮下来它就净赚超过30万。当然,这中间会发生一些交易费用,但比起房价是微不足道的。

问题就来了:

一、它们能把房价炒到那么高吗?

答案:能。根本原因在于,开发商自己主力参与这项勾当。一般而言,开发商在正式开盘之前会有一个内部认购,通过这个内部认购,开发商了解大致有多少真正的购房者。根据一个并不复杂的算法,它们知道房价炒到多少还有真正的买主,它们以此决定可以留下下多少套房子来进行安全炒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至少可以赚到到卖给自己的那一轮炒作的金额(对应上面的14万)而不漏出马脚,这是因为有真实的交易将这种交易掩盖掉了。在这一轮中,直接的受害者有两个,一是后续购房者,一是银行;前者要以比先期认购者高得多的价格来获得一个栖生之地(其实到现在,先期认购价也已经炒上去了)他们从购房之时起的大半生里被开发商及炒家带上了一付沉重的锁链,步履蹒跚地走在人生路上,他们这一生都被奴-役着;而后者(银行)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炒房者没有能力再次将房子转手到真实购房者,那么这就造成了一笔烂帐——炒家(开发商)已经从银行拿走了大笔现金,留下无法转手的房子,更为重要的是你没有任何办法去追回这笔现金,因为这个过程是看起来合法的。森豪公寓虚按揭金额6亿多元被揭发,不是因为炒作太狠,资金量太大,而是他们将炒出来的资金移作它用导致烂尾,如果他们将巨额骗资金的一部分用于这个楼盘完工,这场炒作就会安全地被屏蔽,成为房价攀升的又一支看不见的黑手——大家只看得见房价飞涨,看不见多少财产落入开发商和银行官员腰包。

二、银行人员有这么傻吗?

答案:没有。原因在于,开发商与银行内部人员有可能勾结串通,而参与这项操作的某些银行内部人员决不是希望通过购房者支付利息为银行赚钱,坦白地说,他们或在参与着分赃——中国的地产商是知道怎么喂养他们的。因此,根本而言,他们与开发商一起**不义之财,将风险转嫁给国家银行,而买单的是真实的购房者。一旦真实的购房者无法买下这个巨单,银行就出现危机。这时候,买单的就是全国人民了,国家必须向银行注资,消除烂帐。国家的钱哪里来?印钞票!结果是什么?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性的钱不值钱了,或者说老百姓的钱被抢了,被谁抢了?被国家抢去堵漏了,堵开发商和银行某些官员蛀出来的大洞。这个洞如此之大,堵住了也是一个丑陋的疤,而疼的永远是百姓。

三、为什么中国有这样的事情?

答案:贪官。中国各种古怪离奇恶心伤感愤怒无聊无奈的事情,都可以归结到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说得学术一点是人事制度。在中国,说无官不贪,虽然有些过,但还是有些道理的。原因就是,没有先期投入,你根本当不了官。既然下血本爬上去,有不贪的理由吗?法律,在我国有时候是个笑话。法院也是官员管啊,你不围着他转,明天你就当不了法院的官,而这个法院的官位是如何得到的啊,不言而语了!所以说,在这个人事制度下,贪官的温床就形成了.而银行官员直接面对金钱,更具有了吸引贪官的道理。谁都知道,任何一个地方,最气派的都是银行和税务,不要说在里面做官了,光能混进去就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四、房地产对国民经济有推动吗?

答案:有;非常大。开发商/炒家和银行将房价炒高,虽然导致房价奇高,但人总得有住得地方啊?!为了买房子住,大家只能拼命工作,客观上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经济虽然发展了,创造的财富的分配严重错位:广大拼命工作的百姓发现挣钱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房价的攀升速度,在国家一片经济发展叫好声中,人们憔悴不堪,早年白发。他们茫然地看着不断攀升的房价,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地产商和官僚正一点点地榨取着他们的汗和血。

五、我们有办法吗?

答案:有。房价失控到今天这个程度,仍有豢养的专家出来声嘶力竭地辩解,说房价高是正常地市场经济现象。而部分不明真相地人们(个人炒家除外),也被不断攀升的房价吓怕了,宁愿被套上枷锁,以求一席栖身之地,所以一肆有新房认购,即懵懂趋之。一旦认购成功而且房价又攀高了,算算好象房子还没交就得了十多万,兴高列,好象捡了个大便宜。其实你去卖一下,看真有人鸟你么?你们其实不知不觉中给某些开发商和某些银行官员充当了帮凶,同时也是受害者,还在那儿沾沾自喜!你们只不过受害程度轻一些罢了。你被人打了一拳,另一些人被打了两拳,这你也值得你高兴?真的这样,我只能鄙视你,因为就是你去抢着挨这一拳,才导致另一些人挨这两拳。如果我们都不去参加认购,我相信它们无法投机,它们无法赤裸裸地攫取社会财富。因此,我向大家呼吁,也希望大家:不要去参加任何形式的认购,不要去排什么号。

楼市炒到今天,某些开发商和某些银行官员已经攫走了大量财富,房价已经攀高,房价泡沫已成事实。我们现在要做是戳破这个泡沫,我们拒绝在这个巨大泡沫上构筑我们的悲惨的受人奴Yi的人生。因此,我向大家呼吁,也再次让大家明白:如果我们可以暂时不买房子,就不要买,暂时维持现状。我相信,大家如果这样,只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这些阴险的开发商和某些银行贪官就会原形毕露:首先是银行大量坏帐,国家银行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予清查,将严重影响其他利益集团的现实利益(记住,除了开发商和银行,还有很多利益实体),一旦赖以依存的国家经济出现问题,这些利益集团就会强烈反应。7.他们将动用司法机关介入对坏帐的追查,逼使银行官员受审供出受贿内幕,进而追查到行贿的开发商。按照惯例,这些开发商将上串下跳,开始血本收买追查官员,但由于这些官员代表更多集团的利益,因此多数不法开发商将面临绝境。部分不法财富将被追回(如果它们还没有挥霍完)。更直接的是,房价将趋于基本合理价位。

什么是合理价位?就是用双手勤劳工作的人们——他们是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可以买得起住房,不会压得它们一生直不起腰,在他们工作之余还能有心情逗孩子,在上班路上还能露出一点笑容……这些本来都是基本的生活水准,可是都被开发商和银行官员无情地毁灭了

有些“专家”说房价降了,中国经济就完了!一定救市是错误的,这些被人豢养的专家无非是说些房地产带动了钢铁~~~~等行业的发展,投资方面的确关房地产的事。因为房地产的兴旺可以带动钢铁,水泥,木材,沙土,零售业等相关行业。和个人都可以从房地产的兴旺中获得好处。国家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大型的基础建设是做什么用的,不可否认,国家的这些政策会晚些才发挥作用,但也不是像某些“专家”的那样。房价过高老百姓肯定不会买也买不起通过对数十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居民住房房价的多年考察,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分别得出 “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

这就告诉我们,国际上公认的、居民可承受的住房价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房价上的“合理的价格水平”,应该是相当于每户居民3-6年的平均收入。不少在高房价重压之下的中国市民,对“老外”如此“轻松”的就可以买到房可能会唏嘘不已。但如果他们要知道这些“老外”低房价收入比下的“含金量”,也许就更加感叹到“抓狂”。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公民用3-6年家庭收入所买到的住房,首先是在人均面积的拥有上要比我们大得多。中国的城镇居民现在离人均30平方米的“初级住房小康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而这些国家一般都是在人均50-90平方米。就拿美国来说,前几年它的家庭新建成房屋平均面积就达到2,114平方英尺,一般人家户均也在22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人均拥有住房70平方米左右。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们所计算的“面积”,都是实实在在的“使用面积”,走廊、阁楼、地下室、院子都不在计算之列,同样也更不会有什么“共摊面积”。而在中国买房,用的是“建筑面积”再加上共摊面积,同样的“纸上面积”,实际要比人家少得多。除了“量”的区别以外,住房的“质”的方面,他们的“含金量”就更是我们所无法比拟:他们大多数住的是独立屋(单体别墅),而我们95%以上住的是公寓房;他们买的房是装修好的,走进去就可住,而我们拼了半天拿到的也只是毛坯房,要住进去还得花一大笔装修费;他们房子前后带大花园,有的社区还带高尔夫,不少人家还有游泳池,配套设施先进豪华,而我们的住房大部分没有一定的配套设施,很多的住房还处在“工房”的水平。

不仅地大物博的欧美国家如此,就连人口密度和生活费用远高于我们的韩国、日本的房价收入比也没高到哪儿去。2006年初,韩国的国土研究院经过对上万的家庭调查研究,并和英美等国进行了比较,显示韩国国民全部收入攒六年才能买房。尤其是首都首尔地区,需要将总收入存7.7年才能购买住宅,地方大城市为3.8年,中小城市为2.6年。而在美国和英国,要购买住宅,则分别只需要2.7年和4.1年全部收入。另据日本官方的数据,在东京新建的专有面积75——80平米(相当于我们90——100平米的建筑面积)、精装修的3室1厅1厨1卫单元公寓,送20平米的阳台和好几个平米的走廊以及包括液晶电视等基本电器,加停车位售价也才3000万日元左右。而当地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平均月收入为56万日元。在这个号称世界上物价水平最高、人口密度也最大、房价同样也是最高的城市,工薪族的房价收入比也计算在4.5-5左右。

当然,并不是每个国家和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的都能让居民满意。有一家美国的顾问公司根据房价收入比,专门就国际房价购买力的调查做过一个调查,看看世界上哪些城市的房价让居民“最难以承受”。结果澳洲悉尼超过伦敦(6.9)、纽约(7.9)和东京,以8.5名列前茅。并由此被断言“澳洲存在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危机”。真不知道这样的“世界房价报告”,中国的官员和百姓看了后会有什么感触!

这项调查对我们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价值还在于,它给出了具体指标,让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更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一个地方的房地产是否“健康”,房价水平是否合理:

当一个地方房价收入比超过5的时候,国际惯例就认为该城市房屋购买力“极低”;

当一个地方房价收入比超过6的时候,就会被国际上公认为属于房地产泡沫区;

当一个地方房价收入比超过7以后,就会被世界上公认为“国际房价最难承受地区

外地人补缴社保即可买房,南京为了楼市有多拼

近日,各地加速出台稳楼市政策,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仅5月前9天,就已有18个城市发布了超过20条“稳楼市”相关政策。从5月1日河南洛阳正式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到金华、长沙、苏州、扬州陆续放宽限售限购政策,各样宽松政策考验着各地因城施策的智慧。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措施出台要更具创新性,贴近城市特色,同时,除了楼市政策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也关系着楼市小阳春能否尽快到来。

宽松政策不断,还要出新招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全国已有接近120城出台房地产政策,4月单月刷新历史记录,主要涉及调整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限售政策修改、鼓励多胎家庭购房、为房企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出部署。

随后,5月起各地稳楼市政策再次井喷。

5月1日起,洛阳、苏州、扬州等城市陆续出台稳楼市政策,其中大多将最低首付比例调整到了20%。例如,洛阳二手房公积金最低首付比例不再设置房龄年限范围,统一按照20%执行;扬州公积金发布新政,在扬来扬人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且符合申请条件的,最低首付比例由30%调整至20%,同时,符合条件的在扬来扬人才,单人最高额度最高可达到扬州单职工最高限额的4倍。

类似的政策措施不胜枚举,背后有何规律和逻辑?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访时表示,从各地宽松政策的逻辑来看,是从小城市逐渐扩大到了大城市,比如从郑州、东北地区城市、福州,逐渐到苏州、南京这样的大城市都出台了宽松政策。第二个逻辑是从金融政策到非金融政策的转变,以前主要取降低利率、降低首付的方式,后来开始取消限购限售政策。此外是政策放松和给予优惠双管齐下,一方面管制性的政策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在鼓励政策上继续加码,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市于5月7日发布的《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除了提到公积金降低首付至20%等内容,还提出探索购房补贴转为个人按揭分期补助,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在严跃进看来,类似表述是全国第一个,体现了长春在购房补贴方面,不是单纯的资金补贴方式,而是和月供进行结合,有助于购房补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住房消费领域中。

“长春是本轮疫情受到冲击较大的城市,所以此次‘长20条’内容也具有非常好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此次长春在一些常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内容,尤其是在预售许可标准的灵活调整、REITs的创新鼓励、购房补贴以补贴月供为方式等,都是全国其他城市没有的政策。”严跃进说,“近期各地政策确实比较多,但很多条款内容相似。各地政策发布需要借鉴长春的做法,积极出台一些和本市更加匹配的政策,让政策更好地吻合所在城市的楼市发展需求。”

楼市调整,仍待快速控制疫情

疫情影响下,楼市低迷的现象持续。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6%。

4月以来的宽松政策尚未显效,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五一”期期间,13个典型城市商品住宅销量为3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9%。其中,武汉、苏州、温州等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同比下降均超50%。

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目前市场依然在调整中。“‘五一’期整体看,大部分城市的小长楼市热度不高,虽然4月各地救市政策井喷,但因为疫情等影响,很多热点城市出现疫情,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郑州等城市,部分区域管控明显影响了楼市活跃度。” 张大伟说。

“楼市走势当下已经不仅仅是政策市,更多要看疫情管控情况,疫情的变化对于市场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静默区域,市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逐渐适应。”张大伟说,“2022年楼市小阳春已经很难了。当然,疫情如果能快速控制,市场有望有所恢复。”

严跃进则认为,“一些大城市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个市场情绪不太高。不过,最低谷的时候恰好就是要反弹的时候,反弹虽然面临一定的阻力,但后续这些政策显效,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讲交易量会活跃起来,市场会进一步稳定、繁荣。”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多地松绑调控背后:楼市双向调节,你看懂了吗?

近日,网上流传南京再次调整楼市限购政策,允许非本市户籍人员通过补缴社保购房。

为此,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获悉外地户籍只要在南京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开具购房证明,社保可以补缴,征缴方式不做区分。

不过,该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并没有“官宣”,亦没有具体文件。

南京市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他们也接到不少针对补缴社保购房的咨询,但由于具体政策没有出来,他们也不清楚,“还是要去市政服务中心大厅和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的窗口,购房证明开得出来就能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京此举意在试探市场反应,“同时给自己留有余地”。

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各地稳楼市举措密集出台,从购房补贴、宽公积金、土拍款缓缴到补贴契税等,不一而足。

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南京,其楼市一直以“稳健”著称,但此次传出允许外地购房者补缴社保即可购房,确实放出楼市限购松绑的信号。

此前多次出台调控政策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最重要的房地产市场之一。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住宅新房销售量15.65亿平方米,而长三角41城销售总量达3.47亿平方米,占比全国22.2%。

作为长三角“最强二线城市”的南京,其楼市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从今年4月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京已先后十余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如在调整限购方面,允许工作地点在限购四区内(鼓楼、玄武、蓁淮、建邺)的南京本地居民,在原有限购套数上,可多购一套二手住房。同时,对限购四区外的地区,大范围放开新房及二手房限购。

限售政策也进一步放开,由此前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三年后方可上市交易,调整为自合同备案之日起满三年后即可上市交易。

此外,在首付比例和公积金额度上也有放开。其中,名下有多套房的,房贷已结清,新购房首付只需五成,利率可以按首套执行;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第二套房,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调整至50万元/人、夫妻双方100万元/户。

至于针对外地购房者的限制,其实在4月27日,南京就已做调整,将“3年内在南京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社保或个税”的购房门槛,降低为“1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6个月社保或个税”,但明确规定社保不可补缴,且离异买房仍追溯两年内家庭购房记录。

此次南京再度释放消息,允许外地购房者通过补缴社保的方式,购买部分区域房子。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这说明南京对购房政策进一步放松,有助于外来人口购房门槛的降低和购房需求的积极释放。

“这也说明此前南京密集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市场提振效果并不明显。”严跃进进一步解释道。

从“一房难求”到无人问津

据同策研究院数据,今年3、4月份,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69万和62万平方米,同别下降59.49%和63.33%,下降幅度较大,且呈扩大趋势。

南京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李子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访时谈到,南京的房地产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一直表现得较为稳健,其涨跌基本上和大部分一线、强二线城市保持同频共振的节奏。但从去年8月起,南京楼市成交量开始下滑,整体处于下行态势,疫情又加剧了这一现状。

李子墨认为购房者的信心和楼市有着立竿见影的联系,楼市要稳定发展,首先要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龙头的上海,因疫情封控,整个楼市交易停摆近2个多月,也波及了周边城市。

“江苏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房企总部或区域总部在上海。”李子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些房企负责人由于被封控在上海,导致部分项目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一些交易链条被阻断。

他说,最初只是南京郊区板块卖不动,现在蔓延到南京最热门的“辣子鸡”板块江北核心区,整个市场显得尤为冷清。

疫情的多点蔓延也令南京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金三银四红五”修复行情的最佳时机。

在南京从事地产中介的门店经理周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南京某热门楼盘曾经出现“万人摇号”的场景,即便开发商要求八成首付,依然“一房难求”,但同一个楼盘,现在首付降到三成,却无人问津。

可以说,南京楼市去年的火热与今年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立谈到,外地购房者可以补缴社保购房的消息传出后,找他咨询的人有所增加,但没有预期中的“爆火”场景出现。

“即便一些客户认为房子仍具投资保值属性,现在也不会轻易出手。”在周立看来,新信号短期内不会对楼市造成太大影响。

同时,由于近期南京频频松绑限购限售政策,市场上二手房库存量有所增加。周立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买方市场,“对于大部分楼盘业主而言,想要快速卖房,或许只有降价一条路”。

土拍罕见遇冷

市场萎靡不振的同时,南京土拍同样遇冷。

在今年4月22日,南京首轮土拍中,20幅地块中有8宗底价成交,6宗流拍,只有3宗地块触及最高限价。

首场土拍以前所未有的惨淡收场,且在拿地的房企中,多为央企、国企,民企的身影已愈发鲜见。舆论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民企的生存、资金压力更为艰巨,拿地难度更大。

2021年南京土地出让收入达到2100亿元,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卖地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0%。

有分析指出,土地出让金依然是当下地方财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多轮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土地成交不振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南京今年卖地指标估计和去年差不多,但今年首轮土拍才成交191.75亿元,年化完成度只有预期的20%左右。”李子墨认为,这将会对第二轮土拍造成很大压力。

之前不少业内人士在首轮土拍结果出来后,已预估在第二次土拍之前,南京可能会加码出台救市新政,进一步刺激市场。

事实上,此次楼市新信号被释放出来的同时,也正是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的阶段。

据悉,南京将于7月12日进行第二次土拍,预计出让44宗商品住宅地块,总出让面积196.9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2.36万平方米,总起价755.8亿元。

在这44幅商品住宅地块中,有13宗地块实行“差异化定价”,即不设毛坯限价,但其余31宗地块将继续实行毛坯限价政策。不过,多个片区的限价有所上调。

如南部新城大校场宅地的限价为47500元至48000元/平方米,而此前该区域的最高毛坯限价为45300元/平方米,上涨约3000元/平方米;河西南部的毛坯限价为48000元/平方米,较之前上涨了1650元/平方米;而河西中部宅地的毛坯限价高达55000元/平方米,刷新了南京毛坯限价纪录。

严跃进认为,这些住宅用地限价的上涨,意味着当前南京在供地方面的政策较之前更开放。

他说:“南京对于楼市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多少会对房企产生一些影响,即房企的拿地会和后续市场的预期挂钩。若是房屋销售市场有提振的空间,那么后续拿地方面积极性自然会增加,有助于市场信心从销售端传导到供给端。”

触底回暖并不易

在江苏兰亭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南京资深地产人王大国看来,当下南京楼市发展还面临着两大短板:人口与位置。

人口是一个看似长远却能影响楼市和房价的根本性力量。王大国认为,南京想要扭转楼市萎靡态势,还需重视人口红利。

但这些年,南京对人口的控制一直较为严格。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南京常住人口达到931.47万人,与“六普”相比,10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只增加了131.10万人。虽然增加的人口并不算少,但与其他强二线城市相比,就多少显得有些逊色。

这期间,西安增加了448.51万人,成都增加了581.89万人,广州则增加了5.58万人。

有分析认为,南京的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南京被戏称为“徽京”,地处苏皖交界地带,北西南三面被安徽包围。因此,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城市群,涵盖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的溧阳和金坛,以及安徽省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等地。

王大国认为,这为南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中国的行政体制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安徽城市不可能处处迎合南京,且相连的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城市发展程度并不如南京,就目前来看,更多的是通过南京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王大国认为,难以与周边城市形成协同发展局面,也限制了南京楼市更好发展。

因此,他建议南京在松绑楼市的同时,出台更多人才购房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落户南京,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与此同时,加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并减少对楼市高端产品的过多干预。

“应该让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成为常态,让低收入人群有所居的同时,允许高收入人群在市场化中根据自身需求匹配合适的产品。”王大国说。

他认为,南京科教文卫发达,交通枢纽位置突出,制造业产业链齐全,且有着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只要限购政策能进一步松绑,楼市便能逐渐回暖。

李子墨也认为,南京房地产市场有政策托底,不可能再大跌,“但目前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楼市真正触底后,回暖恐怕不容易。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周立为化名)

取消限购令意味着什么?

连日来,南京、天津、三亚、长沙等多地相继传出楼市调控松绑的消息,放宽落户限制、降低人才购房门槛、取消特定人群购房限制、公积金调整等政策层出不穷。尽管三亚、长沙、燕郊三地官方四天内先后否认放松限购,但关于楼市调控放松的话题还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热议。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多个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出台人才新政,这虽然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但的确冲击了以户籍和社保为限制条件的楼市调控政策,容易给一些地方带来躁动。需要明确的是,稳定楼市也需要双向调节,既不能出现暴涨,也不让市场暴跌,市场下行明显的区域及城市的郊区县,也能按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方针实施微幅调整,以稳定预期。

松绑政策来袭?三地辟谣“放松限购”

今年9月30日,试行两年的《长沙市人才购房及购房补贴实施办法》正式转正,该办法近日在当地引起热议。10月23日,长沙市住建局表示,“限购放松”“限购松绑”等消息属于不实信息,正式办法并没有涉及与现行限购政策相关的内容。

10月19日,记者从三亚市住建局网站了解到,全日制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三亚实际工作满一年,且缴纳满一年社保及个税,可在海南省购买一套房产。三亚市住建局21日表示,该通知仅是此前海南省出台的有关人才住房系列政策的实施细则,与海南省相关文件精神和规定保持一致,三亚没有突破限购界限。

不过,对比之前外地购房者需在海南省缴纳60个月社保或个税的楼市限购政策,三亚此番人才购房新政放宽了人才购房的门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三亚政策放松影响很大,“三亚等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退烧,人才政策有变相刺激房地产的嫌疑。”

10月15日,南京市区发布政策,在南京有居住证,大专学历的外地人不需要近3年内累计2年社保或个税,就可以开具购房证明。今年6月5日,南京市高淳区就已取消外地人购房需要“三年内累计两年社保或个税证明”的规定。

天津市发改委15日就《关于天津市促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征求意见,拟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试行一年。其中规定,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项目,对户籍暂未迁入天津的职工,其家庭在天津无住房的,可在天津购买1套住房,无需社保或纳税证明。文件同时还放松了天津的落户政策。

扬州市近日出台政策,住房公积金最高限额从35万元恢复至50万元,住房公积金还贷能力系数由0.3上调为0.5;近期,珠海部分区域传出松绑政策,非户籍人士可以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和横琴新区无门槛限购1套;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购房政策出现宽松,购房者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的年限从5年缩短到3年。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9月以来,已有包括河南新乡、漯河,山西晋城,湖北宜昌等全国近30个城市宣布取消人才落户限制。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15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人才政策,与2018年同期相比上涨超40%。这些政策大多与户籍制度相关,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当地购房门槛。

调控松动地区多为郊区,房价下行明显

落户限制、人才购房门槛的降低,在多个城市引起热议,长沙、三亚、南京等部门也相继否认楼市存在限购松绑的传闻。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类政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限购松绑,比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宝坻中关村科技城购房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配合北京相关产业转移的战略,为相关职工提供购房优惠和保障措施;上海的政策只针对自贸区新片区,可以理解为对人才发展环境和吸引力的打造。但客观上讲,人才购房确实针对特定购房群体放松了购房条件,具有类似松绑限购的效应,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张大伟认为,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做好吸引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吸引来的很多就是购房者,甚至出现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在不同城市购房落户的可能性,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

上海自贸验区临港新片区楼市限购松动后,其房地产市场有所起色。上海链家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临港新城的新房成交量位于上海各大板块第一,三季度新房成交2810套,套均总价为296万元。河北燕郊楼市松绑政策虽然未被证实,但媒体称,市场的看房人数已经略有增加。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楼市出现松动的城市,其房价要么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如燕郊的住宅价格基本都较高点有1万元/平方米的跌幅,三亚市今年前8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成;要么松绑区域位于城市郊区,如南京区和高淳区、上海自贸验区临港新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等,都处于正在开发建设之中,距离各自的主城片区较远。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近段时间,人才购房、落户放宽、公积金政策调整、商住项目销售放松限制、限购限贷限价限签政策松动等各类政策不断涌现,其背后多与当地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密切相关。

“根据我们的观察,出台楼市松绑政策的城市,多多少少都面临着市场库存扩大、供大于求、交易量下降、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土地出让困难、财政收入吃紧、经济增长压力大等问题,在不违约中央大政方针的情况,开始自行调节政策,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谢逸枫说。

住建部此前曾要求,各地要把地方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谢逸枫认为,全国楼市调控“一刀切”的政策已经终止,调控权利下移到了地方,在房价下跌明显、交易量出现下滑的情况,各地应该可以适度调节。

双向调节 以稳为主

从2016年开始,席卷全国的楼市调控大面积铺开,从一二线城市逐渐延伸至部分三四线城市,从东部走向中西部;在力度与方式上,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等政策轮番登台。

至今,调控效果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也进入平稳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价格回调。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9月,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为40个,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3个,数量上都是近两年的最低点。

谢逸枫认为,“房住不炒”的方针并非是不发展房地产业,也不能任其走向低迷,事实上,从2014年以来,楼市调控一直都存在双向调节,既有加强调控、打击炒作的政策,也有适当宽松、间接松绑的行为。他称,房地产是的钱袋子,也是普通居民的小金库,在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原则下,各地可以实施微幅调整。

同策研究院也认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代表房地产与经济不可以协调发展。从政策施行来看,各地将通过“过冷则定向宽松、过热则收紧抑制”的方式稳定房地产市场。张大伟也表示稳定是双向调节,“大涨肯定不是稳定,但暴跌同样也不是稳定”。

谢逸枫预计,人才购房政策、落户限制松动等政策还会在更多城市出现,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出现突破限购的可能。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认为,在市场下行预期下,即使房地产调控政策有边际放松,短时间内也难以对房价产生提振作用。

地方虽然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节,但住建部也表示,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要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呼吁院抓紧给出明确方案

松绑调控的城市越来越多,政策松绑的力度越来越大,鼓励宽松的中央会议一次接一次的开,限购令取消意味着什么?

? ?取消限购令的通知,相比于2021年的调控升级,意味着现在的楼市真的太冷了。

大家都知道,在房地产调控中,限贷、限购、限售基本上是地方调控的不二法宝。不然,一般地方是不敢轻易取消限购的。毕竟限购对楼市的影响力最大的。

任何限购政策,对真正的富人房地产投机者是没有意义的,只是限购了刚需购房人和小房地产投机者。限购对楼市的影响力最大。但是限购取消,取消的不止是限购,还有限售。即供给和需求都会增加,但是供给会增加更快,因为房地产预期悲观了。房子太多了。

所以就有人说,取消限购就是去库存。

自2021年,全国楼市的调控逐步升级,全国的楼市进入了冰点时期,包括楼市最为火热的深圳,南京,杭州,合肥等等城市,房企纷纷暴雷,成交量暴跌,房价也开始了下跌模式。

而限购时出现的需求,未必会在取消限购了再出现。因为这种需求或许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毕竟只有刚需购房者的需求是迫切的。

因此,限购和取消限购不是化学平衡反应的两端,同样的力度影响同等。

在房价预期悲观的当下,取消限购不会令房价大涨。

取消限购令的各项举措

放松限购的规则? 取消新房限价。

在楼市萎靡时,为了提高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很多城市都会选择取消对新房价格的限制,取消新房限价,不仅仅会提高房企拿地的积极性,还会提振楼市的信心。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城市已经取消了新房限价,取消了土拍的众多要求。

东莞,扬州,苏州,佛山等等城市都不同程度上了,放松了对新房价格和土拍的要求。

降首付降房贷利率。

事实上,对于楼市来说,除了松绑限购限售的政策因素之外,降低首付款比例和降低住房利率是最好的刺激楼市的举动。

现阶段,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降低了住房利率,有十几个城市降低了首付比例,将首套房首付30%首付降低至20%了,将二手房首付50%降至了30%。

购房小建议:

今年的楼市,肯定是一个调控的宽松年,各种调控宽松的政策不断发布,前几日,六大部委的发文,进一步的说明了高层对今年楼市的定调。

虽然说今年高层在鼓励大家买房,但是,楼市分化的趋势是不会变得。

对于限购限售特别严格的部分一二线城市来说,现阶段确实是很好的买房时机,在政策见底时买房,就是买在低位,一旦感觉到房价开始上涨了,就很难跟上房价上涨的节奏了;这些调控最为严格的城市,也就是未来房价上涨最多的城市;

而对于限购不严格或者一直没有限购限售的城市来说,不管调控怎样的宽松,这些城市的房子,除了自住以外,一套都不能买,因为这些城市的房子,未来只会具有居住属性,不会再有金融属性了。

有网友分析楼市未来的“政策格局”就是:弱二线+三四线“全面彻底裸奔”,强二线“局部松限购,全部松限贷”,一线城市“不送限购,松限贷”。

最新70城房价公布释放什么信息?

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

南都记者关注到,4月21日,常委会就两个分编进行分组审议中,对于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如何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效力,以及建立动产担保抵押、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等问题,成为分组审议的焦点。

1

?70年产权

?到期后怎么办?

?建议院抓紧研究明确续期期限、费用、方式方法

有关房屋产权使用期限到期的规定,在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有所体现。根据草案二审稿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办理。”

就此,多位委员呼吁:有关产权期满后如何续期,应作出明确。

“建议完善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期限到期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分组审议总谈到,考虑到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缴费问题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也涉及国家财税收支,影响广泛深远,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而不是行政法规,建议删除草案上述规定中“行政法规”的表述。

而鉴于目前现行法律和法规中还没有相关规定,建议:应加快研究这一问题,由院及其相关部门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手续办理,续期费用的标准、缴纳和减免办法等,进而下一步在立法中补上空白,“城市土地管理法、房产税法等都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廖晓军也认为,现行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法规对于住宅建设用地如何自动续期和缴费等都没有明确规定,这将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对未来负担的预期以及房地产市场。“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复杂问题,建议在审议民法典物权编的同时,研究一揽子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期限、续期费用支付标准、办法、方式,以及缴纳或者减免的具体规定。”廖晓军亮明观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修文也表达了同样的建议,他呼吁,在审议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的同时,院有关主管部门加快工作进度,研究一揽子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2

?如何破解

?中小企业融资难?

?建议建立动产和权利担保

?物权统一登记制度

南都记者关注到,在分组审议中,也有多位委员关注到动产和权利担保物权统一登记制度的问题,呼吁在民法典中就此作出规定,以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介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执法检查,现实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难的一个难点在中小企业缺乏不动产担保抵押物。很多中小企业没有那么多房产、地产和其他不动产,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是高科技企业,拥有相当的轻资产——— 也就是动产,但是这些动产担保抵押时就遇到很大困难。”介绍,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9条规定:“国家完善担保融资制度,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对此,中小企业非常欢迎,认为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实际上利用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动产作为担保品进行融资,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制度、相关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原因,在实践中落不了地。

建议,对此应进一步研究论证,在民法典中适当地加以规定,“这个瓶颈不突破,中小企业、高科技轻资产企业,融资抵押和担保问题恐怕难以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欧阳昌琼也关注到这一问题,建议在民法典中增加规定“国家对抵押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实行集中统一登记制度,具体办法由院制定”。

“实行集中统一的担保物权登记制度,是进一步改善我国营商环境的需要。”欧阳昌琼说,去年我国的营商环境排名在世界银行的评估报告中有大幅度提升,但动产担保交易的登记不统一,还是我们的丢分项。目前,动产的抵押权登记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规范登记的也很少,这直接关系到营商环境问题,也不能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

3

?如何加大

?个人信息保护效力?

?呼吁加强个人隐私泄露行为惩罚力度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详列多条就个人信息保护作出的规定。审议中,也有委员指出,当前草案中“个人信息”的范畴过窄,需进一步拓展“个人信息”的内涵;同时,还需加强对泄露个人隐私行为的惩罚力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指出,当前人格权分编草案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过窄,与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不相适应,不利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他建议,结合参照最高法《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以及2017年12月29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义,对个人信息的范畴做进一步扩展。

南都记者对比发现,根据上述三份文件的规定,“通信****、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征信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都属于个人信息,目前尚未被纳入民法典人格权分编的规定范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建也建议,将“个人行踪信息、个人网络浏览信息等”纳入个人信息范畴。“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除了传统的带有个人识别特征的信息外,还应该包括个人行踪信息、个人网络浏览信息等这类信息。否则,一方面,可能被他人作为商业利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暴露个人的生活偏好和隐私等。”吕建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砚蒙、杜小光则对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效力提出建议。

王砚蒙坦言:对于个人信息泄露,他近期也深受其扰。“前段时间我买了个房,现在平均每天接到至少五六个装修电话,能准确地说出我买的是哪个小区、几号楼、几号房,严重侵扰了我个人的生活安宁。”

在杜小光看来,可怕的是,如果个人信息落到犯罪分子手中可能导致生命财产损失,比如家庭成员信息、住宅信息泄露后导致的妇女儿童被等。“在信息互通的时代,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保护信息越来越难。强烈呼吁加大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加大个人隐私泄露行为的惩罚力度。”杜小光说。

?4

?草案二审稿

?新增规定

?医学和科研活动,不得违背道德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新增了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道德”。

这是我国法律层面首次就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科研活动的规范作出规定。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杜玉波看来,这一新增规范,很好地回应了人格权新的发展问题,也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格权保护不断扩大的需求。

但他认为,对此的立法应当更加严格,建议将上述条款修改为:“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从事此类活动,除了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还不得危害人体健康和违背道德。”

产权 房屋产权使用期限 相关新闻

北京共有产权房的尴尬:比市场价低30% 弃购率却高达98.5%

聚焦|宅地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

物权编草案二审:宅地70年产权续期是否缴费仍无定论

宅地70年产权续期要不要收费?这部将审议的法律可能给你一个答案

中央发文明确海岛产权:使用权可转让、出租

北京市教委再重申:不会“差别对待”共有产权房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八成地产股大跌,“小阳春”悬了? 2019-04-23 房地产板块一日内市值蒸发近千亿元。

聚焦|宅地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 2019-04-23 是否缴费仍无定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明确续期期限和缴费标准。

警惕房价上涨风险,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 2019-04-22 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未变,楼市“小阳春”能否持续?

“小阳春”延续,4月上半月10城二手房成交量环涨14.5% 2019-04-19 有一个城市成交量同比增长显著!

自然部:住宅用地消化周期三年以上将停止供地 2019-04-18 城市住宅供地将“该快的快、该停的停”。

专访|董希北:不愠不火的市场会带来更多机会 2019-04-18 一家异军突起的房企,离不开“掌舵人”董希北的远见与卓识。

官方数据|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回暖明显 2019-04-17 市场情绪并未悲观,各项指标尚好。

全面回暖?70城新房价格同比全上涨! 2019-04-16 3月房价整体涨幅有所扩大,未来仍存反弹可能。

查看更多

“抢人”亦有道 2019-04-23 “抢人”大战硝烟再起。4月21日,宁波市发布了最新的人才政策解读,面向五大类人才的购房补贴是主要补贴方向。

我国经济增速位居全球前五大经济体榜首 2019-04-23 风云际会,岁月如歌。1949年10月1日,经历了长期和战争的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朝阳。70年辉煌历程,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渐近 2019-04-22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财政部:3月末地方债余额19.6万亿元 2019-04-19 18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国发行地方债券6245亿元。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再加速 2019-04-19 国家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发布,明确目标和任务,具象化实施流程,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持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提速。

超预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 2019-04-18 中国经济阶段性的“底部”何时能探到?

首季全国土拍收入降9.5% 个税降三成 2019-04-17 多个税种收入减税效应显现。

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透露哪些信号 2019-04-16 4月15日,央行显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4月12日在北京召开。

查看更多

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呼吁院抓紧给出明确方案 2019-04-23 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民法典物权编部分规定可适度降低“门槛” 2019-04-23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难,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物业管理不规范、业主维权难……像这样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全社广泛关注。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如何续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明确续期期限和缴费标准 2019-04-23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房住不炒”再被强调 房地产板块闻声重挫 2019-04-23 房地产板块近千亿市值一日内蒸发,主要是受两条消息的影响。

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和去杠杆 楼市小阳春还会持续多久? 2019-04-23 这次会议再次提及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内容,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定下了基调。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2019-04-23 勇于破题、善于解题,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删去耕地不得抵押 增加居住权无偿设立 2019-04-22 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京举行,《民法典物权编(草案)》迎来二审。对比此前的初审草案,二审稿在耕地抵押、海岛保护、业主维权、居住权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修改。

重磅!宁波出台人才新政:高层次人才购房最高补贴60万元 2019-04-22 据宁波发布微信号消息,4月21日,宁波市发布了最新的人才政策解读,涉及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留学归国人才这五大类人才。

查看更多

北京共有产权房的尴尬:比市场价低30% 弃购率却高达98.5% 2019-04-23 售价26000元/平方米,比周围楼盘便宜30%,共有3907人参与选房,但1244套房子仅仅选走60套,弃购率高达98.5%……

首批12城限售房源解禁 量价未见波动 2019-04-23 截至4月23日,厦门、福州、广州、扬州、泉州、济南等12个城市的房屋限售令到期得以“解禁”。

八成地产股大跌,“小阳春”悬了? 2019-04-23 房地产板块一日内市值蒸发近千亿元。

聚焦|宅地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 2019-04-23 是否缴费仍无定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明确续期期限和缴费标准。

北京不动产登记网上查询申请量近6万 2019-04-23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一网通办。

珠海首套房商业利率开始调低 2019-04-23 二套房公积金早已实现认房又认贷,认定标准暂不变。

宁波将对大学生购房补贴 ,二三线城市引才新招迭出 2019-04-23 二线城市户籍全面放开放宽的同时,引才新招迭出。

北京二环内四合院80万起售?业主方:从未同意租售 2019-04-23 这两天炒得沸沸扬扬的北京“二环内、80万起”四合院项目鼓隅院,可能只是个营销噱头。

查看更多

招商蛇口联姻中航善达 物业营收进入行业前三 2019-04-23 2019年,物业公司上市热潮仍不减,滨江、奥园2家房企旗下物业公司已在3月份正式挂牌上市,蓝光旗下嘉宝股份也于3月4日获批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保利发展降速缓行:拿地重心转向一二线 2019-04-23 “誓冲行业前三”的保利发展,开始放慢了扩张步伐。

绿地去年实现归母净利114亿,公司总资产首破万亿 2019-04-23 在多个板块的同时扩张让绿地的体量日渐庞大。

中国奥园业绩狂奔:销售额912亿同比翻倍 负债率升至83.7%高周转模式遇“口碑”危机 2019-04-22 步入规模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奥园可谓风头正劲。

土地市场现“小阳春” 房企高溢价“抢地” 2019-04-22 4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活下去”的2018年 上市房企活得依然精彩 2019-04-22 已披露年报的上市房企中有24家销售额超千亿元,其中10家为首次晋级。

公募基金连续三个季度超配地产 万科、保利等龙头股反被大举减持 2019-04-22 在130只地产股中,地产龙头股是否最受公募基金青睐?

阳光城销售破千亿净利率仅6.9% 林腾蛟5年转型落败地产占营收99% 2019-04-22 跳跃式发展的闽系代表房企阳光城,在掌门人林腾蛟的带领下,提前达到了目标。

查看更多

物权编草案二审:宅地70年产权续期是否缴费仍无定论 2019-04-23 宅地续期问题成为与会人员的一个讨论焦点。

全国地价总水平温和上涨 2019-04-22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的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全国地价总水平温和上行,住宅地价增速环比、同比放缓态势仍未改变。

这座二线城市“踩红线”,可能将停止供地! 2019-04-19 4月17日,自然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州盟和百万人口以上县(县级市),2019年住宅用地供应将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按照“显著增加、增加、持平、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五类调控目标,并明确指出“该快的快、该停的停”。

宅地70年产权续期要不要收费?这部将审议的法律可能给你一个答案 2019-04-18 法学专家称,这个权利涉及城市居民七八亿,而且收费权有可能被列入行政强制,这个改变不能说不重大。

地方卖地收入下降 释放积极信号 2019-04-18 土地市场已经连续火热了三年,2019年迎来降温。

城市住宅用地将分五类供应 落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 2019-04-18 经济日报北京4月17日讯 记者黄晓芳报道:自然部17日发布通知,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万人口以上县(县级市)对住宅用地根据调控目标分类供应。

自然部:住宅用地消化周期三年以上停止供地 2019-04-18 17日,记者从自然部了解到,为了保持住宅用地供应稳定,引导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用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城市住宅供地将“该快的快、该停的停” 2019-04-18 为保持住宅用地供应稳定,引导市场预期,2019年住宅用地供应将按“显著增加、增加、持平、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五类调控目标,该快的快、该停的停。

马光远:中国宏观政策转向? 2019-04-22 在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之后,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

盛松成:短期内不具备再次降准的条件 2019-04-22 近期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央行对于大、中、小银行取不同准备金率的体系更加清晰,而未必是近期要定向降准的信号。

委员建议:住宅用地自动续期明确期限 2019-04-22 2019年4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人格权编草案。

新房质量“强制险”值得探索 2019-04-22 新买的房子没过两年就出现质量问题,维权时却遭遇开发商各种推诿。多年来,这是不少购房人的“心头痛”。

养老服务规范发展离不开有效监管 2019-04-19 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打通养老服务的“堵点”,消除“痛点”,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产业发展痛点急需破解 2019-04-19 养老机构具有投资规模比较大、投资周期回报长和薄利等特性,为支持行业发展,需要层面从土地、审批、融资、税收、经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并尽早落地。

东方网升董事长乔毅:MBI赋能商业空间行业品牌生态活力 2019-04-17 进一步完善迈点品牌指数MBI体系,推动美好生活和美好产业提升。

鹤岗积极培育新产业才能应对“收缩” 2019-04-16 2万元能买多大的房子?对于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生活在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的居民来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一平方米也买不起”。

查看更多

货币政策未到转向时 2019-04-22 当前虽然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也只是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并非突然转向。

一季度北京个人房贷增加93亿元 2019-04-19 4月18日,央行营管部发布2019年3月北京市货币信贷统计数据报告。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力度节奏或微调 2019-04-18 17日,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1600亿元,同时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2000亿元。

短期降准预期落空,重提总闸门并非货币政策转向 2019-04-17 “总体而言,本次例会确认了一季度以来的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逆回购重启 降准预期转淡 2019-04-17 4月16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结束长达18个工作日的公开市场操作“静默期”,不过当日Shibor利率仍全面上行。

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相机抉择预调微调 2019-04-17 央行近日公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内容引发市场不少猜测。

一季度上海个人住房投放回升,同比多增115亿 2019-04-16 一季度上海存款增加3805亿元,增加2158亿元,货币信贷运行平稳。

全国首套房贷利率连降4月 2019-04-16 全国首套房贷利率继续松动。

新加坡房地产调控效力显现 一季度豪宅价格创10年来最大降幅 2019-04-02 去年,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着实火了一段时间。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加坡房价大涨7.32%。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楼市有点凉 2019-04-02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新加坡楼市备受买家青睐,这些地方的楼市虽然还没有出现剧烈波动,但也在经历“煎熬时期”。

日本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 2019-03-01 日本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

首尔改善棚户区火灾预防机制 2019-02-28 记者白云飞报道:近日,韩国首尔市发布消息称,首尔市今年将针对棚户区安装新型火灾报警装置,并设置“火灾位置识别道路”,以此提高火灾时棚户区居民的逃生概率和消防部门的灭火效率。

房价持续下跌 家庭债务与收入比升至189% 澳大利亚难逃经济危机? 2019-02-26 澳联储汇总的数据显示,受低利率和银行限制放宽推动,目前,澳大利亚的家庭债务与收入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67%跃升至189%,家庭负债创纪录高点。

脱欧阴影下楼市暗潮涌动,抄底英国房产正在此时? 2019-02-21 在脱欧大戏最终落幕之前抄底英国房产,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谷歌等科技巨头扩大美国房地产业务 2019-02-18《澳大利亚人报》 据“信息自由法案”最新发布的公共记录,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脸书等,随着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正在疯狂扩展在美国各地的房地产业务并且从中获得巨额税收优惠。

多国房地产市场显现降温迹象 2019-01-29 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到欧洲的意大利、英国,再到亚洲的新加坡,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出现房屋销售减缓、信心下滑的迹象。

央视曝光“无铅水龙头”,南安连夜缴获5万个货 2019-04-22 这里的“制服务”中,商标也可以随便打,品牌现象非常普遍。

陕西汉中投资80亿元打造“智慧城市” 2019-04-22 汉中市发布2019年重点项目,提到汉中将投资80亿元打造“智慧城市”。

武宁2020年将完成全县住宅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建设 2019-04-22 武汉要求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县住宅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建设。

发改委公布:建筑业领域石材、人造石都属于鼓励类建材 2019-04-12 发改委将现有产业、产能、产品等分为鼓励、限制和淘汰三大类。

5G的到来 促进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功能升级 2019-04-12 5G的到来对智能家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电坐便器国家标准将于10月实施 2019-04-12 该标准以现行《电子坐便器》国家标准为基础进行修订,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新浪地产携手德国高仪 启动“中国住宅设计精英榜”大赛 2019-04-11 超强评委大咖阵容,打造权威榜单。

汉能在澳大利亚落成清洁能源屋顶展示中心 青平瓦首次亮相 2019-04-10 薄膜技术光伏平瓦,又称青平瓦,是针对美国、澳新地区、和亚洲部分市场特别研发的一款薄膜高端光伏平瓦产品。

诸多城市调整楼市政策,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看?

多家权威媒体报道,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有所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最新70城房价公布释放什么信息?70城市是哪些城市?

最新70城房价公布释放什么信息?

据光明网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

最明显的变化是,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连跌3个月后已有止跌现象。随着疫情压力最大时期过去,一线城市的楼市继续被看好,也有助于修复市场预期。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这显示2022年四季度以来供需两端积极政策产生一定效果,一线城市率先出现止跌企稳态势。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比如供给端加支箭等资金投放、推进保交楼;需求端积极降低按揭利率、鼓励住房购置和改善等等。

但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也指出,北京、上海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并不能完全代表市场热度回调,更大层面的成交结构的变化,中高端成交占比提升是直接因素。

一线城市房价有所下调,二三线城市价格同样处于下跌趋势。数据显示,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相比较前一个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也有了明显下跌,环比下降0.4%,降幅与前一个月相同。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前一个月相同。不过,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相比较前一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

同比方面,2022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增加2个,达到53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则与前一个月保持相同,为64个。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与前一个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则是同比上涨0.6%,涨幅相比较前一个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相比较前一个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则是同比下降3.2%,降幅与前一个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9%和4.8%,降幅均与前一个月相同。

近期,房地产政策已从供给端、需求端全面发力,尤其是在需求端不断释放利好,保护刚需和改善。李宇嘉指出,其目的在于利用积极政策使需求端稳定下来,这样房价才能稳定,供给端的问题才能解决。

预计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复苏节奏会相对更快,目前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政策工具箱还有较多工具未被使用,尤其是针对改善需求在首付及利率方面有很大的调整空间。结合房贷利率的整体优化,未来市场整体复苏依然非常可期。张波说。

李宇嘉也认为,积极的政策或能在二季度产生效应,即热点城市交易量开始企稳并慢慢回升,并在下半年带动都市圈周围城市回暖。

70城市是哪些城市?

70个城市是指:北京、天津 、上海、重庆 石家庄 、呼和浩特、太原 、沈阳、长春 、哈尔滨、南京 、杭州 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 、武汉、长沙、广州、 南宁、海口、成都 、贵阳 、昆明、西安 、兰州 、西宁 银川、乌鲁木齐 大连、宁波 、厦门 、青岛、 深圳、唐山 、秦皇岛、包头 丹东、锦州 、吉林 、牡丹江 、无锡、扬州 、徐州 、温州 金华、蚌埠、安庆 、泉州、九江、赣州 、烟台 、济宁 洛阳、平顶山、宜昌、襄樊、岳阳 、常德 、惠州 、湛江 韶关、桂林、北海 、三亚 、泸州 、南充 、遵义、大理。

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统计一二三线城市划分说明:

一线城市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城市;

二线城市指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31个城市;

三线城市指唐山、秦皇岛、包头、丹东、锦州、吉林、牡丹江、无锡、徐州、扬州、温州、金华、蚌埠、安庆、泉州、九江、赣州、烟台、济宁、洛阳、平顶山、宜昌、襄阳、岳阳、常德、韶关、湛江、惠州、桂林、北海、三亚、泸州、南充、遵义、大理等35个城市。

这7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不含拉萨市)和单列市(共35个),以及唐山、秦皇岛等其他35个城市。这些城市是2005年确定的,入选的依据主要参考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住宅成交量、城市规模以及区域辐射力,同时也兼顾了样本的区域代表性和房价统计工作基础。

通过对这70个城市每个月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的变化,可以观察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行情走势。特别是针对二、三线样本城市的数据监测,可以较为及时、真实地反映广大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度。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5日发布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今年以来,降首付、降税费、调整限购范围、提升公积金额度……全国已有诸多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着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发布楼市调控政策

4月以来,多地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有郑州、兰州、福州、长沙、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也包含诸多三四线城市。其调控举措主要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着力点,提振住房消费。

——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当前,购房者因购房门槛、自身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多地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置业门槛。

贵州贵阳、江苏连云港、河北廊坊等地近期发布通知,实行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20%的政策。江苏徐州近日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对无房无贷的首次购房及有房无贷的二套住房降低首付比例。

——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已有超过30个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四川泸州、江苏扬州、盐城等城市发布政策,将首套房公积金最高额度提升至60万元,河南南阳等城市则提高到80万元。江苏镇江、宁夏银川等城市还降低了再度使用公积金的改善性购房群体的首付比例。

——下调房贷利率。央行和银保监会调低了首套房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置业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多地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的认定标准,取了“认贷不认房”的政策,即对于已结清的家庭,再次申请房贷认定为首套房。江苏徐州、连云港等多地还发文鼓励银行加大二手房交易支持力度、缩短审批放贷周期等。

——降税费,发放购房补贴。部分地方对增值税、契税等税费进行优惠,有些地方直接发放购房补贴,以提振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有些地方还调整限购范围、缩短限售期限等。

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虽总体平稳,但受疫情反弹、个别头部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暴露、个人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商品住宅销售下行压力有所增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

相关专家认为,从房价同比变动情况来看,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购房者信心尚待恢复。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当前市场成交量仍处于低谷,各地需要因城施策,在调控的精准性上下功夫。

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4月住户减少2170亿元。其中,住房减少605亿元。

一家品牌房企营销负责人分析认为,多地从降首付、降利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等措施入手,有利于满足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的真实、合理购房需求。

家在江苏南通、常年在青岛做生意的张先生表示,由于无法将户籍迁至青岛,常年往返于两地的他不得不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希望能在青岛买一套房,但由于非户籍人口购房政策门槛较高,实行五年限售政策,市场上二手房的选择不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认为,各地在守好风险底线的同时,对之前的收缩性调控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以更好地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鼓励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进行住房消费。

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社会共识。这个定位没有动摇,力度没有放松。各地因城施策不能脱离这个定位和方向,关键是要继续实施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增强精准性协调性。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购房成本不低、周期较长等原因之外,购房者短期内不愿出手的原因还在于对楼盘烂尾风险的担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楼市僵局的“破局点”在于激发潜在需求,从而盘活存量房源,激活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确保政策能及时落地。

“有活水了,客户就会逐渐回来。”北京链家一家门店负责人说,随着房地产市场信贷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购房者信心有所提振。

相关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应对房地产企业实施分类管控,因企施策,对可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房企,给予必要的纾困保护;对管理不善、盲目扩张的高杠杆、高负债、易引发社会风险的企业从严监管,防止项目出现“烂尾”,最大限度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