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州百花洲有补鞋子的吗?

梅州市二手房最新出售信息网_梅州市二手房最新出售

可以的,要去相关部门办手续。

1、一般带上和办理公积金卡,到开公积金的银行说明情况,取号填表,等柜台叫号即可办理手续。

2、对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而需要提取公积金的,需要出具及复印件,以及购房合同或其它可证明其具备相应提取公积金条件的证明材料。

3、离休、退休人员,在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提供单位出具的离、退休证明材料,以及单位所提供的申请提取公积金的证明资料,另外携带及户口前去办理。

4、偿还自住住房本息的人员,可携带房贷相关证明材料、购房合同以及明材料,到市级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进行办理。

5、对于家庭生活困难,正在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可携带低保证明、、户口簿以及相关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材料即可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

扩展资料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联合各个部门,研究修订公积金条例工作中,放开个人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住房租金的规定。2013年部分城市出台办法,允许患有重大疾病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取公积金救急。

2014年,三部门发文,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减轻职工负担。 2015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拟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2016年2月21日起,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上调后的利率为1.50%。2018年,北京公积金上调缴存上限最高每月缴6096。

梅州百花洲有补鞋子的吗?

梅州市初中学区划分及初中学区划分分布图信息如下:

 进入高考“百米”冲刺的东山中学学子。何森垚摄

 近年来,随着梅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的楼盘如雨后春笋般一栋栋拔地而起,外来务工人员也逐渐增多,家长们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导致城区的江南、龙坪、鸿都等几所热门小学的学位相对比较紧张。

 近日,一则“教育部放大招,你家的学位房白买了”的消息在微信、微博和互联网各大论坛上热传,引起了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优质学位紧张的问题令不少家长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谋划买学位房了,教育部的文件一出,着实让家长们捏了一把汗。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做好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取“多校划片”。

 而对于梅州城区而言,江南片区优质的学位吸引了不少有条件的家长把房子买在江南或入户到江南,如果实行“多校划片”,即使买了房入了户也不能确保孩子能入读心仪的学校,对此,目前梅州市教育局暂无回应。梅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梅江区各间小学仍以”相对就近入学“为原则,主要按户口划分招生范围,即仍实行“单校划片”,而初中则早已实行电脑派位,符合“多校划片”的原则。

 目前招生政策不变

 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教育部解读称,将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

 梅州各间小学招生现行的模式实行的是单校划片,没有进行交叉与重叠。多区划片之后,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学生入读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入读哪所学校由唯一答案变成多种可能,用“电脑派位”分配学生入读的学校。不同于一区一校形成的垄断,多校划片意味着,有学区附近的房源的学生未必能分配到心仪的学校。总体讲,置于其间的人都多了一种选择,可以形成某种良性的竞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表明更具有公平的可能。

 近日,记者询问了梅州市教育局,该部门对“多校划片”暂无回应,表示目前仍按原有的招生方式进行招生。

 梅州各所学校目前基本都是按照“分阶段进行招生、学校设点报名、统筹安排学位、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因此并不存在学位房“白买”的情况。就梅江区而言,第一阶段受理梅江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报名,第二阶段是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受理非梅江区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申请,积分入学主要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

 “每间学校都有相对应的服务区域,在我们教育局的上就能查到,有些精确到了门牌号”,梅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梅江区主要是按照户籍去确定学生报读哪所小学,在该学校学位不够的情况下是以就近为原则安排入学,“我们首先会考虑调配到附近的公办学校,再则就是优质的民办学校,虽然有个别学校出现学位紧张的情况,但是总体上各间学校的学位还是能满足的。”

 梅州初中早就实行了“电脑派位”的方式,这其实就是很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较好地解决了梅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从根源改变

 努力促成教育均衡化

 走进城北镇中心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红白相间的崭新的教学楼,旁边就是一片宽阔的绿茵场,学生们正在球场上你争我抢地踢着球赛。谁也没有想到,这里曾经是“上课都需要打伞”的学校。校长姚仕耿说:“2008年教育创强,和社会力量投入2000多万元购买了6000多平方米土地,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标准化运动场、新校门。”

 通过创强的一系列举措,曾经只有几百个学生的学校现在已经有了1100多人了,教学软硬件的提高为周边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

 “鉴于教育部的这一举措,实质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而梅江区目前正在努力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成果,有很多学校的软硬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家长们应该逐步改变观念,梅城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可以选择的。”梅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导致优质学位紧张的还有一个因素是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城市化的进程,“你看看江南有多少楼盘,学校就那么几所,我们家长也是没得选啊!”家长刘先生很无奈地说。

 为了解决学位紧张的问题,《梅州城区中小学(中职)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中未来15年梅州城区将规划新增30所小学,14所初中,30所幼儿园。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最有效且一劳永逸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所谓弱势整合建构成令人满意的优势,僧多粥亦多才是解困之道。

 链接

 梅江区热门小学招生户口范围

 ◎鸿都小学对应户口

 鸿都居委的嘉应东路以南、彬芳大道以东、鸿达路以北;三角镇三乡村上、中、下车原村民的子女;三乡居委的新中东路以南、彬芳大道以东、鸿达路以北的户籍适龄儿童。

 ◎龙坪小学对应户口

 大园居委、红光居委;榕树塘居委法政路以东、榕树塘一巷以南、榕树塘居委:一巷单号、二巷、三巷、坝南路全部,低坝路7号(刘屋队、团结队)、法政路11号以后单号(含11号);梅江区水产公司;江南路、梅江二路双号、嘉应路东路双号

 ◎江南小学对应户口

 梅江一路(江南路):单号1至39号(田园酒店租店)、双号2、4、6、8、10、12号(工商银行止)、东昌巷;沿江东路、蔬菜一至三队、路心一至五巷、新沙一至三巷、百家苑(百花院);

 法政路:单号1、3、5、7号,双号2至30号至田园酒店宿舍;

 梅新路:单号1至39号,双号2至100号,区实验园侧至市法政宿舍2号、市农业宿舍(江南路一巷7号)至市外贸宿舍(江南路一巷6号)、市农业局宿舍;

 梅南居委(榕树塘一巷)左边:市防疫宿舍2号、市经委宿舍4号、私房五家6、8、10、12、21,市司法局、市矿冶、低坝路、田园酒店宿舍、市石油宿舍、市塘专宿舍、市建设银行、怡乐居委(含原红光居委的黄金花园片区);

 新闻路:8号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10号市外贸局宿舍、12号梅州日报社、13号市农业宿舍、14号市财政宿舍、市经委宿舍(14号)、15号西阳氮肥厂宿舍、23号市税务局宿舍

 ◎人民小学对应户口

 7个居委:凌东、东湖、大河唇、小溪唇、下市角、杨桃墩、华侨新村;

 5个生产队:中心围、四冶、德赞、谢屋、光明;

 机团:电台、电视台、山歌剧团、汉剧院、盐业公司、电机厂;

 供电用电所、航道局(海事局)、梅县供销社、华侨大厦宿舍、有色金属公司、排灌站、供电局宿舍

如今,重点学校入学竞争日趋激烈,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将目光投向了购买学区房源,觉得这是进入重点学校的便捷之路。房地产商们也纷纷用“学区房”这一特有名词提高楼盘的含金量。本市房地产业内专家贾凤强提醒家长,购买学区房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上了个别虚宣传的当,不然不仅多花了钱,孩子也没能上成名校,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梅州市关注学区划分招生政策

受生源人数等影响,多数学校对每年的招生区域都会适当进行调整,因此学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名校周边,一般人数会出现大幅增多现象,因此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就近入学进行微调。调整学区划分,势必影响到有就近入学需求的购房者。因此在购买学区房之前,购房者要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学校招生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变化,询问是否会出现学区重新划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产更要当心,别一不小心出现花重金而孩子无法上名校的尴尬。

梅州市二手学区房落户别忽视

购买二手学区房的家长,要特别注意户口迁移问题。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由于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是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而后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卖家将原有户口从房产所在的地址中迁出,而后买家才能将家庭成员的户口迁入。关键问题是,户口的迁出和迁入有前后关系,即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否则,即使房产产权属于自己,但是仍可能因为原户主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理迁入手续。而学校是要满足落户及入住两个条件才可以报名入学的。所以,购房者最好能签订书面户口迁出的时间及违约责任。

梅州市买房时间早才能有保证

许多学校并不是刚一落户就能入学,还有一些额外条件,如“户口转到房产所在地3年以上方可入学”、“入学后,几年内不许卖房”、“同一套房子的学生入学,要相隔6年以上”等。如果前一任房主也是为孩子上学而居住,且也是入学前3年落的户,那么在孩子上6年级的时候,户口就可以迁出,下一任便可继续购买。因此,出于谨慎的考虑,建议想购买学区房的家长,需要提前几年就开始准备,如果孩子现在正在上幼儿园,那么就要开始为孩子入学做打算了。

梅州市山寨学区房一定要当心

有些楼盘虽然与名校仅一墙之隔,但并非意味着就能进入该学校就读。虽然“就近入学”是指在距离居住地一定范围内的学校就读,但并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按照相应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每年都会公布一次,但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这就产生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却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的情形。目前市场上有些楼盘,将附近所有学校统统放进自己的楼书中来,并宣称自身为“学区房”,提高楼盘价格。其实楼盘能否划入学校的招生范围,需事先了解清楚。而对于少数与名校距离很近,但并不是其招生范围内的“山寨学区房”,则一定要当心。购房者购买学区房时,最好把学区房这一项补充落实到购房合同中,以免出现偏差。

;

车水马龙的梅江二路是梅州市梅江区的主街道之一,道路两旁光鲜的门面里客人川流不息,人流物流的集中带动街道的繁荣。在繁荣街道的衬托下,主道两侧的小巷子显得异常安静,行走在巷子里,一种古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群靠传统手艺生活的人在巷子里安札摊档,为附近的居民提供生活方便,也在一元一元地积攒生活的积蓄,一针一线中编织自己的故事。

28年的手艺恐无人继承

锉鞋跟、贴胶皮、上胶水、剪胶皮、打鞋钉……一套流程下来,一双原本要被丢弃的鞋子在一位老师傅的手中“重生”了。老师傅姓袁,在梅江二路侧巷子百花洲二巷里摆了一个修补鞋子的摊档,他与其他十几个操着四川口音的亲戚在这里形成了小小的“产业集聚”。

今年56岁的袁师傅已有28年的补鞋“工龄”,手艺是走南闯北时跟着师傅学来的。“年轻的时候全国各地走,在建筑工地做工,1987年在黑龙江跟着一个师傅学习补鞋的手艺后,就以此为生了。”袁师傅乐呵呵地说道:“补鞋当然比工地做活要轻松得多。”

在亲戚的介绍下,1991年袁师傅一家人来到梅州,从此在此定居。“当时去过很多地方都很乱,来到梅州非常喜欢这里的氛围,这里治安好,文化素质高,就决定要定居下来。”从前,袁师傅都是带着他那沉重的“吃饭家伙”在梅州城区小巷里四处转悠躲城管。自梅州组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将修鞋人统一划定区域开展生意后,他和他的亲戚们来到了百花洲二巷,做起了安稳的生意。

每个修鞋人在人行道路上划开一米见方的摊位,袁师傅的左边是他的妻子,而右边是他的弟媳。摊位虽小,但修鞋工具却不少,已经脱漆的大型工具箱摆在地面上,上面放着一台像缝纫机一样的补鞋机,锥子、钳子、起子、砂轮等散落一地,袁师傅坐在中间带靠背的座椅上,身后放着一部老式收音机,悠扬的歌曲传到了巷子深处,是他工作时不可缺少的,“虽然修补鞋子是一项枯燥的活,但总要有点音乐来调剂。”

重庆的老家早已没有多少亲戚,2003年袁师傅在百花洲买了一套二手房,把母亲从老家接过来以后,袁师傅一家已很少回家乡。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袁师傅和妻子已能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和客人应答自如。如今一双儿女早已脱离父母出来谋生,但袁师傅夫妻还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我和老婆一个月大概能挣四五千元,但家里还有两个老人,也只能勉强够吃喝,孩子们的工资也只够他们自己生活。”

袁师傅也曾劝过做装修工作的小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摆个摊位,为他人修补鞋子,但儿子却很抗拒。“我和他说做这个自由,也比他上班挣得多,但他说这是下贱活不愿意做。”袁师傅说,这项工作越来越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可,待他们这批人都老了,手艺恐怕就要失传了。“你看看这条巷子里补鞋的哪一个是年轻人,恐怕以后就没人会补鞋了。”

生活的压力是前行的动力

11月初的梅州,气温渐渐降低,寒风在巷子里肆虐,吹得人瑟瑟发抖,但梁伯却毫不在意,反而为冬天来临带来生意旺季而感到高兴。梁伯与妻子在梅江二路接近嘉应中路的一条巷子里摆了个缝纫摊位,摊位四周无任何遮挡,客人在此站上一会都会被寒风吹得受不了。

手扳滑轮,脚踩踏板,机针在布料上“哒哒”起合,在梁伯的操作下,几分钟的时间,一条长裤裤腰就被改好了。梁伯是梅县人,今年50岁了,理科出身的他一毕业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在梅州的一家制衣厂谋职,成为一名缝纫工人,“那时候兴‘三转一响’嘛,缝纫技术非常时髦,在制衣厂也是个好差事。”

梁伯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制衣厂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基本能维持四口之家的生活。但2002年,梁伯所在的制衣厂因为市场萎缩而倒闭,做了近20年缝纫工的梁伯利用自己的手艺开始在梅江二路这条小巷子里摆起摊子,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2005年,稍有积蓄的夫妻俩在彬芳大道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购置和装修还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往后的日子省吃俭用,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为了支持热爱美术的儿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夫妻俩节衣缩食,增长工作时间来支持儿子学习美术专业。“高中时每年在学习美术专业上就要花费2万元左右,如今儿子读大学,学费一年1.5万元,生活费加绘画工具材料费之类的每个月最少也要2000元。我们夫妻俩拼死拼活一个月只能赚4000元左右,有一大半要给他。每年的学费都是向亲戚借钱。”

如今,夫妻俩每日8点开门,晚上10点左右才收档回家,为了节约时间,梁伯在巷子里租了间月租几十元的房子用来做饭,减少家到摊位一公里路程来回跑的麻烦。“虽然缝补一件衣服可能就几块钱,但现在做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这边生意还是挺好的。”梁伯说,儿子非常懂事,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为他减轻负担,让他觉得十分欣慰。

夕阳行业里的垂暮人

上世纪70、80年代,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被称为“三大件”,是许多人的追求,但随着手机的普及,手表便不再成为必需品,精修钟表这一行当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年近7旬的老刘在梅江二路的一条巷子口摆了一个修理钟表的摊档,人来人往以老顾客居多。“维修钟表这块主要是做老客户生意,有些拿来修理的钟表也都是20年以上的老物件,这些老机械表的内涵和珍贵之处,或许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

在记者访过程中,老刘几乎没有停过手中的活儿,只见他左眼里塞着直径大约2厘米的目镜,在聚光灯下用尖嘴镊在如发丝粗细的手表零件游丝间晃动,摆弄着手表中的零件。“手表零件太小了,用放大镜双手无法干活,所以只能戴着有放大效果的目镜。”因为分心与记者聊天,刘老镊子中的小零件不小心掉回了表盘。“修理一块手表,就像为病人做手术一样,要非常细心,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行。”有时修理一块机械手表可能会花去4小时左右的时间。“通常把目镜取下来,眼睛都花了,头晕晕的。”

老刘从事精修钟表的行当已超过30年。1980年,刚满30岁的刘老在尝试各种工作皆不适合之后,开始跟着叔叔学习精修钟表的手艺。当时,精修钟表还是个比较吃香的活儿。手表大品牌在上世纪80年代进驻梅州,年轻人为了赶潮流,手腕上的手表花样层出不穷,“带手表的人多,维修手表的生意自然好。”

好日子没过多久,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BB机、手机的流行,精修钟表的行当因为手表使用减少而慢慢走向夕阳,刘老看着身边一个个曾经的同行转行,他依然坚守。“做精修钟表利润很微薄,还需要细心,有耐心、坐得住才能完成的技术活,现在浮躁的年轻人哪里还能坐下来专心地维修,又不是赚钱的手艺。我自己都不会让孩子们从事这一行。”老刘说,自己年龄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年,也不知道这项手艺会不会随着他们这一辈的离去而逐渐失传。